2020年林語堂文學獎複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0年10月18日(日)14:00-16:00
地點:林語堂故居閱讀研討室
評審:果子離、凌明玉、陳又津(按姓氏筆劃)
紀錄:王續儒
承辦:蔡珮琳
本屆林語堂文學獎成功收件400篇,含來信林語堂故居電子信箱與城邦POPO原創投稿兩個管道。第一階段初審,邀請到東吳大學中文系王顗瑞、許蓓苓、陳翔羚(按姓氏筆劃)三位老師擔任評審,圈選共計78件作品進入複審。
複審階段則由果子離、凌明玉、陳又津三位老師接棒評選,由於複審稿數仍多,先請評審進行第一輪圈選。
◎複審第一輪圈選結果,共計45篇入選
編號
入圍作品
果子離老師
凌明玉老師
陳又津老師
圈選數
001
第五十天
V
1
006
如何寫好分手的前戲
007
蘇拉和亞力山大
009
霧中島
2
016
十三樓的姑娘
018
殺死一頭小母牛
026
危機
031
觀音相
035
偷手機的男子
073
鹿窟
075
人魚的最後一枚鱗片
081
窗
100
玻璃彈珠
109
歸塵
112
尋兇
118
睜開你的雙眼
119
受傷與重度潔癖
124
石浪與礁滄
129
日盲症
133
前房客
140
連嬰
154
夏日故事
165
她的愛情夢和一地雞毛
176
跑吧,陳鈺嬋
3
177
她好看嗎
197
哭聲
199
外送的日子
212
假面騎士
215
阮阿公
220
繩子
228
我媽是如何遇見我爸的
232
合唱
234
真人秀
236
黎明
251
跳雞兒河
258
尋寶
259
尋鶴
271
狂粉
274
佳彤的婚事
278
文盲
280
尋找陳怡慧
284
空城
POPO
災難日記
藍光
赫菲斯托斯們的南下專車
接著果子離(以下簡稱果)、陳又津(以下簡稱陳)二位老師一致推舉凌明玉(以下簡稱凌)老師擔任本次複審會議的主持人,首先討論入圍稿件整體印象和評選標準。
◎作品整體印象和評選標準
凌:這是我初次講評林語堂文學獎,歸納以下三部分來說明入圍複審的作品。
總而言之,我的評審標準是題材新穎、觀點新鮮、有新意的說故事,寫小說的過程就是讓讀者經歷小說中的生活,必須要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耳目一新的感受,堆疊出人物不同層次的情感,且情節不能可預測性太高,結尾需要有餘韻,這批作品有幾篇達到我的標準,為此感到開心。
果:我會考量到作者的主題內容和形式是否和諧搭配,也會希望看見作品有焦點,而人物刻劃要活靈活現、內心轉折要深。我會先假設我是一個讀者,讀完這篇作品後我第二天再回想,那時候的感覺是回味無窮呢?還是就是這樣了?一篇好的作品會有餘韻,最怕讀完作品後卻毫無感覺,這批作品的共通現象就是情節太滿、焦點太多,尤其這次和往年一樣來自中國大陸投稿的很多,其常見的現象是家族、配角生平架構太龐大,婚變題材更是不斷出現。
林語堂文學獎要求字數壓縮到八千字,此字數介於短篇和極短篇之間,內容應該要字字都在刀口上,但我看到很多作品都未達到目標字數而灌水,太多情節和人物會讓讀者看得很疲倦。我覺得這批作品每篇都很平均,沒有對哪篇有特別深的印象。
陳:其實我看前幾篇時覺得水準還行,沒有任何一篇是看三秒就想放棄的。我身為一個複審評審就是想把有機會的作品都提出來,而題材多樣也是近年來的趨勢,不過很明顯會發現POPO收件的作品比較類型取向,雖然我自己不在乎文類限制,但是情節可信度和人物上必須要完整,才有機會和純文學競爭,所以還是有開保障名額給它們。而我的評選標準也分三部分:
經評審決議,獲得三票以上作品,可直接進入決選名單;兩票及一票作品則經會議討論後,再行決定是否放棄或保留。以下由評審就各自圈選的作品逐一講評。
◎三票作品討論
176跑吧,陳鈺嬋
果:這篇我覺得是比較特別的一篇,一開始看很喜歡,看第二次時覺得太簡單所以先放一邊,但再看三次又把它放回來,總之還算喜歡這篇。此小說有女人覺醒、嘲諷、期許的意味,但不露骨不說教,沒有太多道理,大部分用對白、敘事、動作來交代故事,本來不太喜歡右手臂變成有機體的設定,但後來「用章魚的大腦可以控制觸手,觸手有獨立的神經索可以略過大腦來自行動作」的比喻就能完全理解。
陳:果子離老師所提到的「簡單」我不認為是問題,反而覺得不貪心是優點,把想說明的事情完整描述即可,尤其我認為這篇小說細節是可以說服我的,例如中年以後才開始跑步的部分。雖然能進入複審的作品很多細節可信度都很高,但我認為這篇的有趣之處,在於它選擇的視角觀點是可以對話、敘事的右手,有寄生獸的風格,這樣新鮮的視角在最後評選過程中會留下深刻印象,且主題沒有跑掉,可安心進入決選。
凌:我也覺得簡單不是問題,這篇小說放在這批作品的中段,讀到時會一掃疲乏感,因為非常流暢好讀,在文學獎投稿中讀到這樣的作品會很像潛水再換氣的感覺,兩位老師所提到的觀點我都很認同,包括視角特別,用自我操練的公里數作為結構安排,具有女性覺醒的意味,這是我比較喜歡的點,而且「中年女子跑贏就靠近青春,跑輸就跌落谷底」的設定蠻好的,「要從頭開始但看到的不是0K而是OK」的結尾簡單、有餘韻、有想像空間,看完所有作品依然對這篇印象深刻。
177她好看嗎
果:這篇和《跑吧,陳鈺嬋》兩篇大概是我讀了最有感覺的,尤其這篇讓我很感動,也相當耐讀,寫出親情、愛情和時代的變遷,感情深卻不露骨,敘事完滿。
陳:我也蠻喜歡這篇的視角,開場緩慢,本來以為只是中國大陸小說慣有的架構,單純講述一個算命瞎子的故事,然而視角卻迅速轉成算命瞎子的女兒,是這篇的特點,尤其台灣作者比較少有說書傳統,這點就是此篇領先台灣作者的原因。此外,作品中彷彿將所有感人的情節都用盡來吸引讀者注意,在時間轉動上可能意識到字數要到了,所以在結尾安插套路的結局,套路感極深,如果未受字數限制其實可以一直寫下去,變成一篇長篇小說,相信作者的潛力,於是我就選了這篇。
凌:看完《跑吧,陳鈺嬋》後再閱讀到此篇,讓我有種此批入圍作品會漸入高峰的感覺,這篇相對於前面看見的中國大陸小說,情感更為真摯,書寫算命瞎子父女的故事。女兒一直在試圖跳脫父親為自己安排的命運,然而還是無法避免,以及最後結婚的橋段,都有套路的感覺,讓我讀完後發現它果然還是一篇中國大陸小說,但是結尾清新,如果是台灣作者反而會就瞎子之處做文學性表述。
這幾年看台灣小說與大陸小說最大的差異,即是台灣作者會做意象處理,大陸作者會更著重交代人物的一生,但這樣還是不減損我給此篇一票的原因,因為它在同一批小說中還是突出的。
212假面騎士
果:這篇也是在這批入圍作品的中段,看到的時候有鬆一口氣的感覺。這篇作品和前作不同的原因,在於其沒有很多曲折的細節,反而是慢慢地描寫防疫期間晃蕩的生活狀態,以及青年和小孩相濡以沫的橋段,自然不做作且淡而有味,像是吃到過多重口味的菜餚,最後吃到一份口感清淡的食物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陳:其實這篇是圈選過程數量不夠才選進來的,確實是自然推動,但是情節是可預測的就有點小扣分,不過此篇的套路安排我覺得是有說服力的。
凌:看這篇的時候讓我想到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會選擇這篇是因為它題材特殊,人物衝突描寫還不錯,縱使它仍有許多缺點,例如結尾有中國大陸式的口號呼喊等,但還算符合我的評審標準。
◎兩票作品討論
009霧中島(凌、陳)
陳:這篇有很多細節可以說服我,例如被派駐到外島、一週等一次船班,或永遠到不了的星期四等情節,有種等待果陀的氣氛。而整體意象包括霧、島、衝突和不可思議的事物亦都有說服我,相當新奇有趣,但這篇的缺點在於沒有一個主題中心可以牢牢抓住讀者。
凌:我覺得這篇很像歐洲獨立製片的電影,有蒙太奇的氛圍,句法詩意具意識流寫法,然而評價容易兩極,喜歡的評審會很喜歡,沒那麼喜歡的就會認為作品應該要更有核心,或是人物衝突要更凸顯。島上夫妻存在很多的問題,然而這個作者最成功的地方在於把這些明顯夫妻會有的問題,都用霧的意象刷淡,刷淡現實的尖銳、緊逼和不堪。
暑假期間我承接了三次不同文學獎的評審,這篇是我認為最好的一篇,尤其最後「連時間都失去意義」的意思,即是它把相處窘迫的夫妻永遠困死在這座島上,本來還有星期四的補給船作時間切割,但後來船也不來了,而末段關於去留的問題也盡數推給時間,是小說家聰明的做法,結尾簡潔有餘韻,但是某些地方有村上春樹的口吻我不太喜歡。
果:此篇是我重看兩票作品時會願意再重新投給它的作品,其書寫孤獨封閉的情境,又牽涉到婚姻,而這婚姻就像愛情,一開始凡事都能適應,但結婚之後就會變得沉悶。有把愛情現象表達出來,主角夫妻生活於孤島之中,丈夫性格也愈發不可捉摸,所以妻子對海島生活也漸從新奇轉為厭惡,的確像歐洲電影。
016十三樓的姑娘(果、凌)
果:這篇是以偷窺作為主題,但沒有像電影會出現的變態狂、殺人事件的套路,雖然還是有女子裸體的場面,但是是一種心靈上的秘密交流。也寫出封閉空間和靈魂下的偶發奇想,沒有真正的互動、沒有多餘的主角身世解謎或牽拖過多的細節,篇幅又能拉長至八千字實屬不易,氣氛文筆也掌控得不錯。
凌:這篇是由偷窺開始,爾後慢慢發展成兩個空間,是關於夢想和自我實現的競賽,雖然有電影的既視感,但敘事緊湊流暢,也非常喜歡它意涵深遠的結尾。讀完之後會覺得十三樓的姑娘可能並不存在,是主角心中夢想的隱喻,形成一種迷離的氛圍。
陳:這篇有在做各種對比,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些愧疚,對自己的一絲不掛」這段,本來以為會看見十三樓姑娘的裸體,結果卻看見敘事者本人的裸體,感覺打擊很大。而之所以沒有選此篇的原因,在於與《霧中島》同樣都是密室,本篇有奇想卻沒有回應到核心,也不太滿意結尾,雖然最後通達事故的主角獲得一間房子並擁有成就感,但這樣的橋段沒有和小說前述進行連結,相當可惜。
031觀音相(果、凌)
果:這篇是在講述擅長雕刻花鳥的雕刻師傅,和喜好雕刻人像徒弟的故事。徒弟認為這些人像的神情都似曾相識,可能是心裡深處的想法,也可能是自己也無法解釋出的雜念;然而師傅對徒弟無法雕出好作品的評價,是徒弟並未把自身的內心表現出來,他認為心中所想皆會反映在作品上,但徒弟卻對自己心中的想法抱持疑惑的態度。不會把這篇當成純粹描寫雕刻的作品,亦有牽涉到藝術論,以及講到母子感情思念的潛意識,還牽涉到心靈的回歸,是可以反覆回味的作品。
凌:我覺得這篇題材特別、情感表現真摯,內心處理、譬喻應用都很不錯,缺點就是情節可預測。不過最後會選擇這篇是因為它的雕刻師背景,讓我想到袁哲生《羅漢池》,雖然小說沒有袁哲生的抒情和高度,但描寫心裡追逐神性、無法到達的現實瓶頸之細節很不錯,但也因為太過貼合概念會感到閱讀疲乏。
陳:我也覺得後半段很感人,但是小說前半段太拖沓,雖然知道作者是想交代雕刻師的細節,但是我猜測這些內容網路皆可找到,尤其是這部分也沒有回扣到主旨。
100玻璃彈珠(果、陳)
果:這篇講述成長和寂寞,喜歡後段用小孩假吞彈珠說謊,來反襯母親對父親出走的謊言,但是對於在戲院客人踩到彈珠後大聲咆哮,經理知道後大罵工作人員的情節不太能理解,假設我踩到玻璃彈珠,我不會認為是工作人員的問題,會認為可能是觀眾的問題。
陳:這篇吸引我的是後半段的部分,但也覺得戲院的情節有點突兀,不過我欣賞這篇的原因,是它用同樣情感連接兩代人類似的經歷。
凌:這篇我差點要圈選,喜歡它的開頭和結尾,彈珠的譬喻也很吸睛,比如開頭用眼珠比喻彈珠,以及結尾彈珠似的雨聲,都是很詩意的;但是彈珠的象徵指涉太貼,不需要反覆一直寫,情節亦是可預測的。惟最大的致命傷就是電影院裡客訴的男子,以及客訴男子就是小兒科醫生,醫生形象從咆哮轉換到慈眉善目的橋段都太刻意,無法接受。
129日盲症(果、凌)
果:這篇的主題是原諒、和解以及為生命尋找出路,我認為這個作者的技法老練,至少會覺得是成熟的創作者寫的,情節轉折得當,結構也算縝密,用很平實的文字來烘托主題,人物都背負著沉重的人情債,讀起來像是一個人壓著喉嚨唱著悲傷的歌,很沉重。
凌:小說核心很不錯,人物衝突也有表現出來,比較吸引我的部分是在描寫兄弟的情慾勃發上。
陳: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把主角的一生都塞進作品裡,但抓不到主要想表達的內容。
133前房客(果、凌)
果:這篇和《十三樓的姑娘》有點相似,都是在講述無聊的情境卻描寫得很不錯,並寫出一個人孤獨到極致會做很多平常不會做的事,但又在其中感受到前房客的溫暖,房客似存在又似不存在的細節鋪陳不快,有時候感覺很像散文的片段,而最後的處理很加分,為小說前述的百無聊賴帶來嚴肅的主題。
凌:複審的作品有蠻多都寫到很「宅」的人物狀況,但是這篇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環環相扣的解謎架構(從一件微小事物帶到找尋真相),可能性蠻強,在有限的時空背景下精準操控小說元素,作品中的人物存在著巨大孤獨,寧願在家尋找東西也不願與朋友做現實交流,表現現代人沉溺於自身的小宇宙,整體讀完有感受到作品凸顯出的巨大孤獨。
陳:這篇的前面寫得很好,相當期待主角如何解開謎團,全篇基調非常寫實、無指向性,但最後解開謎團後的紙條情節可信度不足,不太相信世上會有怡君這樣的角色。
154夏日故事(凌、陳)
陳:這篇情感真摯,並將之緊扣在解謎上,從領屍體開始一步一步推演,可信度可以說服我,但常常覺得作者為了讓故事走在故事線上,就強塞一些無關主題的情節。
果:這篇的筆法散散的,但小說技巧在此批複審作品中還是屬前段。其中醫生抱女兒的情節有點突兀,一個醫生不可能特別選在外人來的時候,將手伸進女兒的裙子裡,有種故意把情節塞進來的感覺。
凌:文字閑淡,像輕輕地哼歌,部分句法類似王定國,篇幅很短卻不拖泥帶水,唯獨不喜歡塞兩首詩歌的環節,但是作品中暗自萌芽的性啟蒙有觸動到我,不過也覺得醫生抱女兒那段有點唐突,以及可能想要暗示醫生有同性傾向,猜想作者有要設計更多後續的情節但忘記處理了。
199外送的日子(凌、陳)
陳:外送員的部分很顯然是當代才有的情境,讓我蠻期待的。外送的情節也很能說服我,而且內容深入到覺得作者一定有過實際的經驗或做過田野調查,將外送員以編號命名的部分很吸睛,就算這些外送員不像傳統小說一樣以名字定義人物,但個性顯現清楚,通篇完整,題材創新,結尾像是連續劇的大綱。
凌:題材特殊,田野調查做得很扎實,並將今年的疫情自然融入小說中,不會讓人覺得是為了疫情而寫,手法自然,通篇流暢好讀,有做出人性對比,但利用大量篇幅描寫外送過程,導致結構有點散。
果:這篇是很好看的小說,如果放在臉書上連載應該會很不錯,但放在小說領域就感覺少了可以回味再三的東西,不過外送情節寫的很真實。
215阮阿公(凌、陳)
凌:題材特殊,講述祖父孫三代的布袋戲情緣,還算樸實感人,對話生動但耗費過多篇幅在推進,後面讓祖父重新演布袋戲,以及父親突然出現的情節都具可預測性,很明顯是在寫雲林布袋戲的生活。
陳:對話生動、真實但劇情沒有核心,看的出來重點是後面幾段而前文只是為了鋪墊設定,若是讓篇幅短一點劇情會更集中。小說裡面的祖孫情感很有台灣鄉村氣氛,但看了卻沒有想去實地參訪的驚豔感。
果:喜歡這篇的流暢敘述和人物設計,以及職人精神,但人物內心戲不夠,也不會因為這篇產生慾望主動去看布袋戲。
220繩子(凌、陳)
陳:喜歡這篇描寫城市裡小套房的氣氛,為了拉出認真的對比而選擇陳腔濫調的開場,情節可信度高。
凌:整體描寫自殺到自救的過程,人物心理轉折和衝突有做出來,有跳脫一般「宅」小說的框架。
果:這篇描寫失敗的人生,讀起來既諷刺又悲涼,但讀完內心卻沒有太多感動。
228我媽是如何遇見我爸的(果、陳)
果:這是篇可愛的小說,把個人成長和社會經驗綁在一起,具趣味性和可讀性。
陳:這篇我非常喜歡,閱讀完複審所有作品後都還會記得這篇,描寫台灣的細節很生動,會讓人想去實地造訪漁村,感受到企圖想將台灣近期的發展鑲嵌進來。作品背後的圖像很明顯,也有描寫工廠工人的故事,我猜測此篇後面可能還有寫到工廠如何沒落,但篇幅不夠所以草草結尾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而標題大扣分。
凌:有進入敘事核心,主題凸顯,風格輕快好讀。可惜之處為結尾以對話推情節的方式草草結束,不夠完整,可能作者寫作經驗不足不太知道如何做結尾,背後圖像式頗大,也有寫出職人傳承的精神。
234真人秀(凌、陳)
陳:題材危險但新穎,可信度高,不管是暗網的描寫或是志願者的演出都寫得很生動,其中真實與想像之間的界線是可說服人的,不過結尾太過倉促地結束,少了一些思考空間。
凌:題材有創意,寫直播時那種想要別人看見自己但又有所堅持的心情。一個直播菜鳥初入職場,看見他人點閱率極高就反省自己是否應做出改變,但又覺得自己應該塑造屬於自己的風格,某種程度上屬隱喻創作的情境,人物也有很多心理轉折。
果:反映現代當紅的直播,但這種在房間直播的題材我並不覺得驚喜,這篇也沒有帶來太多思索的空間。
251跳雞兒河(果、凌)
果:這篇的特色是將小說壓縮到一個時空場景,沒有像這次中國大陸參賽者喜歡交代人物一生的繁瑣細節,讀起來輕鬆,細節描寫能力也不錯。
凌:我蠻喜歡河裡面的魔幻寫實場景,一個孩子弄假成真的死亡場景相當吸引人。此篇沒有過度交代人物的一生,視角聚焦也不貪心,我覺得選擇兒童的角色是很聰明的,因為孩子的所說所做,都能被合理化成年紀小尚不經世故。
陳:喜歡結尾恐怖的感覺,但不太能進入作者的敘事世界,又集中精力在描寫河邊的場景但感覺不到他要跳河。
259尋鶴(果、凌)
果:用含蓄的筆調側寫父親,同時描寫傳統觀念的家庭關係,也隱隱帶出女兒尋父過程的成長,這篇特別在於清新淡雅的處理家庭故事。
凌:情感感人,寫女兒尋父的故事,但沒有特別好,也沒寫清楚父親最後為何出家?其實有篇幅可以處理得更好但作者沒做,只有透過別人敘述去描寫爸爸,可是他人的敘述又過於瑣碎、籠統。
陳:只喜歡尋父的旅程而已,其實更想知道爸爸是怎樣的人,沒有感受到其作為年輕人或手足無措的父親的特色,也沒有交代清楚為何走到出家這一步。
POPO藍光(凌、陳)
凌:藍光的設計有反諷性,故事流暢可讀,作者應該在開場釋放線索,講解為何要求藍光。情節也是可預測的,但不喜歡通篇都緊貼在藍光身上,結尾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安排,可補救前段的不足。
陳:原本以為這篇有很大企圖但沒有,藍光寫的很生動但結尾太過突兀。
果:題材是大家熟悉的事,小細節很有意思但沒有大突破。
POPO赫菲斯托斯們的南下專車(果、陳)
陳:開場的尷尬情景和對話都很生動,中間引文很像是拿來湊字數的,不依靠神話只寫這群人的尷尬應該也會很吸引人,很大的優點是非攏統的大團圓或全體死亡作結尾。
果:文筆不錯,心情的缺口、重拾去愛一個人的能力等情節可以好好發展下去,詮釋希臘神話的地方相當不錯,不會在閱讀時有知識門檻的阻隔,但運用太多次會顯疲態。
凌:不喜歡希臘神話的文本,稍微用幾句話貼合人物一起處理即可。用神話譬喻很加分但要自然融入小說情節,否則會很突兀,不過法庭和南下專車的設計很不錯,情理都有兼顧到,法庭代表真理,而列車上的對話則是情感的宣洩,結尾和架構其實都還不錯,但小標有點礙眼。
◎一票作品
001第五十天(陳)
陳:還算完整的故事,父後七日的細節可引領我閱讀,但「到底那天跟我玩的人是誰?」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重要,這部份無法感同身受。
凌:這篇冗長瑣碎,小說核心和結構不明顯。
果:作者反映故事主人翁的心境,寫出年輕人離死亡很遠,所以感覺不到悲傷,但充斥太多無聊的情節,讀起來沒有力量。
006如何寫好分手的前戲(陳)
陳:我還蠻喜歡這篇的,作者有自己的腔調,把讀者也放在確定的位置,描寫GOOGLE文件編輯的部分很符合生活,但是紀錄時間、後段補充女友幫忙修改文件的地方太過刻意。
果:這篇也是在描寫一位文青的故事,不過待處理的題材全都混在一起,如現在年輕人般資訊繁雜零碎,讀起來不深入。
凌:結尾反諷性不錯,結構也有創新,但是人物的自問自答會讓人感覺很幼稚,有太多不必要的嘲諷,人稱使用也很混亂,只能算是有企圖的作品。
007蘇拉和亞力山大(果)
果:這篇是以童話的形式寫作,劇情是老套的愛情婚姻,山羊與白狼原本就是無法融合的,在結婚之後發現肉食、草食性等動物原生本能都不是問題,反而是生活上的型態需要磨合,和人類的愛情很相似,不同背景心性的兩人硬要結合,就會有窒礙難行的地方,最後還是會退回朋友甚至什麼都不是。
陳:看到狼和羊的設定只想到動畫《BEASTARS》。
凌:作品落入俗套的婚姻譬喻裡。
018殺死一頭小母牛(果)
果:這是一篇和牛相關的鄉土文學,蠻喜歡這種故事,讓我想到很久以前《聯合文學獎》第二屆得到第二獎的作品,楊茯的《牛》。這篇的故事性很強,反映時代的荒謬感,也超越社會對於動物權、動物肉食的對比,整個故事很好看但題材很老。
凌:題材的可預測性太高,覺得中國大陸很愛選這類題材。
陳:開場非常無趣不過有在認真做人類和牲口的對比,本體其實算吸引人。我覺得作者應該蠻擅長集中主題的悲劇,如果結尾好好經營會很有機會。
026危機(陳)
陳:講述現代人凍卵的細節,可信度高的故事,但我不喜歡其中吊書袋的部分,沒有帶來太多驚喜但就是完整的故事。
凌:用三小節來架構女主角凍卵的心理轉折太草率,把凍卵這種女性身體意象的主題放掉很可惜。
035偷手機的男子(凌)
凌:選用失智作為小說題材,開場有推理感但沒有寫得很好,從第二頁開始才漸入佳境,喜歡它使用失去記憶作結,不會落入悲情的俗套。描寫失去記憶是聰明的做法,因為沒有評審是曾經失去記憶的,無法質疑失去記憶的進程。
果:這篇有一點疑惑的地方,這個老人是半失智狀態,記憶應當是斷斷續續的,而這篇作品卻用第一人稱描寫,讓主人翁清楚記得許多大大小小的細節,非常奇怪,改用第三人稱會比較好。
陳:我覺得主人公必須親臨危機才能感受到衝突,為自己洗刷冤屈。缺點是結尾太過草率、觀點混亂,而且有太多的資訊主人翁不可能都記得住。
073鹿窟(凌)
凌:喜歡這篇影射鹿窟事件的摹寫,不會貪心,沒有交代太多事件背景,用森林作為背景感覺很魔幻,人物的心理轉折也不錯,兩人的互動、彼此的牽制、面對危機的人性,以及無法擺脫上對下的體制對立等都很吸引人,但不太喜歡用對話推進的方式。
果:這篇應該就是在影射鹿窟事件,那個在樹下死掉的年輕人可能是呂赫若,也讓我想到電影《1917》。
陳:一直以為主角們會永遠待在森林中,但最後硬要安插個轉折,遇到自己人的那個情節應該是真正衝突的開始,卻反而避開描寫。
075人魚的最後一枚鱗片(果)
果:這篇的開頭剛開始讓我疑惑不斷,是因為主角窮極無聊,才硬要找一個一模一樣的浴缸嗎?但後來再反覆讀了幾次後就懂了,其實他想尋找的是童年時候的浴缸,試圖讓自己回到父親自殺前的狀態,解除父親死亡的陰影,從童年暴力中掙脫;最後雖然沒有真的從傷痛中走出來,仍舊在掙扎著,但主角已經覺得自己不如以往般糟糕。
081窗(果)
凌:覺得這篇小說的情緒太多,楊牧的先知角色感太強大。
果:有些橋段無法理解,例如為何婚戒會出現在門把上?或是背包莫名可以拿出前男友留下的五十萬元現金?
109歸塵(果)
果:喜歡這篇的譬喻,談到沙塵暴的季節、沒落的麵館、灰頭土臉的人生等,如標題的「塵」一樣,人物描寫也很生動,但是整體來說沒什麼特點。
凌:敘事還算有耐心。
陳:沒有耐心看完。
112尋兇(陳)
陳:情節設定算是有趣,不過寫作手法很像國中生。優點是不貪心,情節有貼合女同學做描寫,但寫得很散漫。
閱讀時我猜測靈肉分離但肉體沒有死去的情況,是在比喻活著像行屍走肉,再來文中提到不是屍體的這個設定我覺得應該可以好好展開討論,結果卻沒有。
凌:我沒有選擇的原因是作品中有加小標,且如日本漫畫般的題材既視感太重。
118睜開你的雙眼(果)
果:充滿諷刺的一篇,講述脫貧的故事,中國大陸社會為了實現脫貧的計畫,村莊村民可能被迫滅村並搬遷,雖然真的貧窮但不能一直強調,而是要立志追求進步。故事蠻好看的,不過題材老舊,標題如若改成「一切都會好的」之類的或許更能貼合主題。
凌:看到最後「孩子們,振作起來!」的結尾很像大陸式宣傳口號。陳舊題材還是可寫但必須要有新的觀點詮釋。
陳:這篇看起來很流水帳,沒有指向性。
119受傷與重度潔癖(陳)
陳:講述母女之間的故事,母親患病而女兒不斷在照顧媽媽,也有談到母親為何有潔癖?作品具指向性,母女相處的細節亦可以說服我,但敘述有點流水帳。
果:喜歡這篇後半段家裡有兩個鬼的情節設定,最後女兒因為自己有潔癖也開始懷疑自己是鬼,並寫出了家庭傷害。
124石浪與礁滄(果)
果:此篇是複審作品中少見的鄉土小說類型。但不確定是否為台灣的鄉土小說?看地理背景是在台灣,但人物對話和形象塑造又感覺不是,讓我相當疑惑。不是一篇很活的小說,人物描繪也不行,只是因為鄉土小說的題材想要給個機會才圈選它。
陳:小說人名其實不需要標示專名號(私名號)。
凌:結尾看不太懂。
140連嬰(陳)
果:故事情節諸多不合理之處,讓人無法理解。
陳:我選這篇是因為覺得開場的部分蠻好的,具完整性,也蠻喜歡它清除現場的氣氛營造,但後段試圖把一堆衝突都寫進作品裡就太過紊亂。
凌:我覺得這篇呈現出現代人一種極致的荒謬感。本來車廂裡大家都各司其事,卻突然出現一個危險的物品,所有人在那時都變成命運共同體,並群起圍攻那個危險的來源,或許是因為作者沒有處理好細節所以情節才會讓人覺得不合理。不過也有可能是作者強調的就是這種荒謬感,明明主人翁已經面臨悲劇,卻又再給他重重的殘酷一擊;就像我們有時在看的社會新聞一樣,荒唐但又是真的。
165她的愛情夢和一地雞毛(陳)
果:這篇想要塞太多東西,看得很累。
陳:生活爭吵的瑣碎細節有說服我,所以我選它,但看起來真的有點亂沒錯。
197哭聲(陳)
陳:用計程車對比乘客、司機的故事,司機生活細節的那部分有說服到我,不過後來視角轉換就沒有說服力了,但還是有盡量塞進一個故事裡,那就給個機會。
凌:題材很簡單所以沒必要用羅生門的架構去寫,有點小題大做。
232合唱(果)
果:講述同儕效應、對孤獨的恐懼,以及融入同儕的渴望等,覺得故事雖然淡淡的,但描述能力還不錯。
236黎明(果)
果:用不同角度描寫香港社會運動,社會運動的題材往往都會摻雜愛情來做對比,混亂中卻有男女在醉生夢死,但結尾沒收好讓人感覺不圓滿,有點可惜。
258尋寶(果)
果:焦點不太集中,是從家人回應爸爸過世的事件來帶出整篇小說,但主題放在「尋」字上並沒有讓架構變得很渙散,這點不錯所以我圈選它。
271狂粉(凌)
凌:題材新穎,但最終沒有達到我想要的小說樣子,不過文中人物在心境的描寫上蠻吸引我的,覺得圈選它可以在會議中獲得一些討論。
274佳彤的婚事(果)
果:描寫愛情的角度和細節很不錯。
凌:題材陳舊、語言卻有創新,但是有太多說理的部分。
278文盲(陳)
陳:我很喜歡這篇描寫教導母親使用手機的不耐煩感,很真實。整篇主題集中短而有力,但最後收尾有點太刻意去做完滿結局。
280尋找陳怡慧(凌)
凌:不貪心,有看到作者想處理的點。
284空城(凌)
凌:有電影的既視感,題材不錯,但部分情節可預期性太高。
POPO災難日記(凌)
凌:不喜歡小標的設定,但人物描摹相當不錯,像日本漫畫《漂流教室》,有絕境求生的感覺。
◎下一階段說明
所有入圍作品到此已全數討論完畢。議前決議,獲得三票的作品〈跑吧,陳鈺嬋〉、〈她好看嗎〉、〈假面騎士〉可直接進入決選名單。
現在評審們將行使投票權,討論並決定最終進入決審的作品。
其中兩票作品〈霧中島〉、〈尋鶴〉、〈赫菲斯托斯們的南下專車〉經原先未投票評審加碼,改為獲得三票進入決審。
而兩票作品〈阮阿公〉、〈藍光〉原投票之評審均選擇放棄,故無法進入決審。
兩票作品〈繩子〉原先評審均欲放棄,後再經陳又津老師回保後,決議進入決審。
其餘兩票的作品,再經決議,亦直接進入決審,包含〈十三樓的姑娘〉、〈觀音相〉、〈玻璃彈珠〉、〈日盲症〉、〈前房客〉、〈夏日故事〉、〈外送的日子〉、〈我媽是如何遇見我爸的〉、〈真人秀〉、〈跳雞兒河〉。
原一票作品〈殺死一頭小母牛〉經陳又津老師補投票變成兩票進入決審。
原一票作品〈連嬰〉經凌明玉老師補投票變成兩票進入決審。 最後,一票作品中〈偷手機的男子〉因失智題材難得,經凌明玉老師力保進入決審;〈文盲〉亦經陳又津老師力保進入決審。
◎最終入圍決選圈選名單,共計21篇
009〈霧中島〉
016〈十三樓的姑娘〉
018〈殺死一頭小母牛〉
031〈觀音相〉
035〈偷手機的男子〉
100〈玻璃彈珠〉
129〈日盲症〉
133〈前房客〉
140〈連嬰〉
154〈夏日故事〉
176〈跑吧,陳鈺嬋〉
177〈她好看嗎〉
199〈外送的日子〉
212〈假面騎士〉
220〈繩子〉
228〈我媽是如何遇見我爸的〉
234〈真人秀〉
251〈跳雞兒河〉
259〈尋鶴〉
278〈文盲〉
POPO〈赫菲斯托斯們的南下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