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預約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
ENGLISH
首頁
》
故居消息
》
林語堂文學獎
》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散文 ﹝97年﹞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散文 ﹝97年﹞
佳作
作者
周文章
作品名稱
征途
作品內容
以驚天地的轟然雷喝向世界昭告:蓄勢待發的十個月過去了。征途開始了。
半蹲著身體,隔著育嬰室的玻璃,使在保溫箱的你可以與我平視。心底浮起一句話:「你一出世也和我有一樣的眼神」,這是已不在人間的父親在幼時對我說這樣的話。你的眼眸微開,眼睛向上稍仰,半瞇半縮,雙瞳似乎在暗示我,你還不習慣羊水外面的世界。
孩子初觀的世界是單純潔淨,就像流動在保溫罩裡經過殺菌的空氣一樣,讓小生命能從最直接的呼吸,感覺到外面的環境是否善意。現在,你用尚未發育完全的眼力,所掃讀的一切,如同陌生的發光體,正在慢慢的恍惚迴轉,也像曝光過度或不足的底片,轉印到尚未發育完全的水晶體與網膜組織上,迂迴而緩慢的顯影。近三百天的日子裡,我對著母親的肚子,對被安置在母體裡的孩子傾訴,告訴他,你的母親是怎樣一個女人,你的父親又是怎樣一個男人。這兩個人要陪伴你極長的歲月。孩子,你的人生航行,有一半的航道會與這兩個人的氣息重疊交錯。
尚未學會思考的大腦,畏光的視覺神經,對於眼前這位自稱是他父親的人,只是一團模糊的色塊。待你逐漸成長,色塊會成形與你互動與溝通,在以後的漫長時光裡,你將和這團蠕動的色塊,發展出有著不同滋味的人生情事。
餵母乳的時間一到,等候在育嬰室外的父親們群起湧入,穿載好隔離衣,想閃過護士的指揮,一路奔到孩子的保溫箱,威權的護士長以手勢警告心急的我們,靜心等待叫號。步伐是暫歇了,但父子間天性裡傳遞的血緣,似是一道無形的電流,透過眼光,透過感覺,育嬰室另一個角落也會有道波光,透射到魚貫進入的父親身上。偶爾,保溫罩裡的孩子,也會向那個熟悉的眼神眨眼。靠著那一眼傳情,在心海裡為對方打氣:「哦,你來了,辛苦了。」
推出來的嬰兒床,記載嬰兒的出生的時間、體重、和身長,尚未命名,暫先登記母親的名字,雖然無名,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在人間的生死薄,已開始第一頁,豈知,背後那長串的族譜已在胚體裡成形時默默書寫。抱著你時,想著,人生的草稿,成長的篇幅就暫且容我們與你一齊發揮吧,未來還有很長的日子要靠你自己的力量。
然而,推著嬰兒床走向母親房間的路程,卻像是聆聽一場氣勢磅礡,變化多端的交響樂曲。聲音在時間的波動裡如光的解散與重組,在思維中凝固,回憶沈澱成寧靜而悠遠的空間。忽然,小鼓的進行曲旋律,狂暴而有秩序;銅管的音揚,整齊卻又狂暴,有人下車帶回來許多城市的故事,有人上車帶著他的許多想像如人生的序曲一一開場。接著,有一把小提琴柔情似的一縷長髮,可以繫住他亟欲見識世界雄心的溫柔,然後有一身影沈穩地從光的陰影中走出,有意無意的往我痴痴呆立的方向,輕輕笑了一下,是父親嗎?「從另一個空間來看你的孫子,父親?」
低頭看,嬰兒皺蜷的臉孔有了笑意,兩片嘴唇自然的做出吮吸的動作。父親已離開幾年了,我始終還掛念著這個懸念一生的名字。如今,你,骨中骨,肉中肉,又要讓我開始煩憂,究竟哪一個名字,可以深深地感動襁褓裡的孩子,至少不會讓他長大後,對我說,看看你,取了這個名字,我怎受得。
命名的工程在胚胎時就已啟動。日夜動工的重大工程,醒時或睡時,它都在默默進行著,「逸文」、「崇聖」,是出類拔萃的名字;「鴻仁」、「宗仁」,對仁德的嚮往有深刻期盼的名字; 「弘蒼」、「景農」,含蘊古老圓融思想的名字… 。取什麼好呢?無論在工作桌或在床頭櫃,不時有筆記本和一枝筆,等待神來一記的好名有預感時,不致於遺忘。甚少禱告的我,也開始雙手合十,問天地問諸神,在某個吉夜吉時,賜給他一個異象或徵兆,為孩子創造一個足堪百年考驗的好名字。
夢境一閃即逝,即便有,記得的畢竟不多,怎麼辦,好的名字要有甸甸的重量,要順陰陽應五行,配合生辰八字,不能咒剋父母,天干地支,樣樣都要顧慮。腆著肚子的妻子還刻意搬出『聖經』、『唐詩宋詞選』、『名人傳記』、『論語』等書籍來擷取造名的靈感,當初籌備婚禮時的認真而熱切的眼神,回來了。有時,想算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叫得順口就行了,妻子時而從紙堆裡,鄭重地反駁我:「怎麼?你不時埋怨你父親給你取個菜市名,你都怨上半輩子了,你要讓他也這樣怨你嗎?」我突然感覺命名是天地間一等一的大事。
當有限的肉體度完那應有的一世,昇起、繁華、老去、消殞、腐朽,成為烈火裡截截升高的灰燼後,榮辱或功過,用墨水編寫在家譜上的,還在後代子孫或人們唇齒留傳的,只有這個名字會被提起,當成某個回憶的起點。雖然,存活時,每個人的名字就像無形而沉重的枷鎖,要他緊緊的與這世間的一切有所牽連。遊子遠歸時,父母呼喚的,是它;讀書時,起立作答發考卷報分號,是它;讓戀人風也瑟瑟,雨也蕭蕭的欲罷還休的,是它,它不僅是一個名字,它是一株供在與它有緣的人們面前的一株奇特花卉,經過時,這個名字都要被喚一回。
當妻子有了身孕時,我告訴父親,也問他,為何替我取了一個不是很有氣勢的名字。父親看了我一眼,安靜片刻後,說,這是曾祖父依據族諎取的,前後不到一刻鐘。一刻鐘的簡便行事,我卻花上漫長的一生,練習、摹寫、記誦、思索這個名字的筆劃與吉凶,然後,聽到有人在遠處叫喚著類似的音節時,就會習慣地豎起耳朵聆聽聲音的音頻是否他熟悉的聲訊。青春期,他幻想這樣的名字,有一天,要與一位能夠把這名字叫得很溫暖的女孩子,彼此的手要用紅線綁在一起,宛若生命的春夏秋天,就在短促的十五分鐘,預先擬好總結。現在,剛出世的孩子,我也被囑咐,該以什麼名字,陪他走過一生。
生命一切皆有定時,何必憂心。當改變的意念醞釀成動機,當你已成年,當你想以另一個屬意的名字伴隨你,何嘗不行!畢竟,人生的幸福,要靠自己營造。人生是天時的恩賜,人生的過程,在多數情況下遠遠重於人生的目的,而人生的滋味,在於品嘗季節的詩意—從自然的季節到生命的季節。人人都在人生中,但發現人生,會遇到許多小選擇,也會面臨大選擇。這個名字,將領你勾勒生命的風景,我為你畫上第一筆,其餘的空白,你要逐一充實填補。
是啊,生命這條幽徑,若非到達終點,誰能預知全貌如何。因為,人的生命,可以變得無限精彩,精彩得遠遠超乎自己與旁人最大膽的預期。也能以既成的社會規範為藍本,使自己與他人一樣,早早地就把自己推進了「極限」。
往戶政事務所報戶口的途中,默語,孩子,你要自己開拓屬於自己的人生版圖,是大氣充塞的潑墨山水,是工筆的織錦畫,或是險峻的峭壁,我或前或後將與你同行。然而,有一天會獨自面對生活的起伏與變化。
該如何準確解說漫漫征途的起站與終站,不過,不要擔心,你要走的路途,我們已在途中,我們的路程,將成為你依循的腳本。
屬於你的幽林密地已在前方等待你的探索,你要啟航了嗎?